一、注意事項
1.盡量回收溶劑,在對實驗沒有妨礙的情況下,把它反復使用。
2.為了方便處理,其收集分類往往分為:(1)可燃性物質(zhì)(2)難燃性物質(zhì)(3)含水廢液(4)固體物質(zhì)等。
3.可溶于水的物質(zhì),容易成為水溶液流失。因此,回收時要加以注意。但是,對甲醇、乙醇及醋酸之類溶劑,能被細菌作用而易于分解。故對這類溶劑的稀溶液經(jīng),用大量水稀釋后,即可排放。
4.含重金屬等的廢液,將其有機質(zhì)分解后,作無機類廢液進行處理。
二、常用處理方式
1.焚燒法
(1)將可燃性物質(zhì)的廢液,置于燃燒爐中燃燒。如果數(shù)量很少,可把它裝入鐵制或瓷制容器,選擇室外安全的地方把它燃燒。點火時,取一長棒,在其一端扎上沾有油類的破布,或用木片等東西,站在上風方向進行點火燃燒。并且,必須監(jiān)視至燒完為止。
(2)對難于燃燒的物質(zhì),可把它與可燃性物質(zhì)混合燃燒,或者把它噴入配備有助燃器的焚燒爐中燃燒。對多氯聯(lián)苯之類難于燃燒的物質(zhì),往往會排出一部份還未焚燒的物質(zhì),要加以注意。對含水的高濃度有機類廢液,此法亦能進行焚燒。
(3)對由于燃燒而產(chǎn)生NO2、SO2或HCl 之類有害氣體的廢液,必須用配備有洗滌器的焚燒爐燃燒。此時,必須用堿液洗滌燃燒廢氣,除去其中的有害氣體。
(4)對固體物質(zhì)亦可將其溶解于可燃性溶劑中然后使之燃燒。
2.溶劑萃取法
(1)對含水的低濃度廢液,用與水不相混合的正己烷之類揮發(fā)性溶劑進行萃取,分離出溶劑層后,把它進行焚燒。再用吹入空氣的方法,將水層中的溶劑吹出。
(2)對形成乳濁液之類的廢液,不能用此法處理,要用焚燒法處理。
3.吸附法
用活性炭硅藻土礬土層片狀織物聚丙烯聚酯片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稻草屑及鋸末之類能良好吸附溶劑的物質(zhì)使其充分吸附后與吸附劑一起焚燒。
4.氧化分解法
在含水的低濃度有機類廢液中,對其易氧化分解的廢液,用H2O2+KMnO4+NaOCl+H2SO4+HNO3+HClO4+HClO4及廢鉻酸混合液等物質(zhì),將其氧化分解。然后,按上述無機類實驗廢液的處理方法加以處理。
5.水解法
對有機酸或無機酸的酯類,以及一部份有機磷化合物等容易發(fā)生水解的物質(zhì),可加入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鈣, 在室溫或加熱下進行水解。水解后,若廢液無毒害時,把它中和、稀釋后,即可排放。如果含有有害物質(zhì)時,用吸附等適當?shù)姆椒右蕴幚怼?/span>
6.生物化學處理法
用活性污泥之類東西并吹入空氣進行處理。例如,對含有乙醇、乙酸、動植物性油脂、蛋白質(zhì)及淀粉等的稀溶液,可用此法進行處理。
三、含一般有機溶劑的廢液
一般有機溶劑是指醇類、酯類、有機酸酮及醚等由C、H、O 元素構成的物質(zhì)。對此類物質(zhì)的廢液中的可燃性物質(zhì),用焚燒法處理。對難于燃燒的物質(zhì)及可燃性物質(zhì)的低濃度廢液,則用溶劑萃取法、吸附法及氧化分解法處理。再者,廢液中含有重金屬時,要保管好焚燒殘渣。但是,對其易被生物分解的物質(zhì)(即通過微生物的作用而容易分解的物質(zhì)),其稀溶液經(jīng)用水稀釋后,即可排放。
含石油動植物性油脂的廢液此類廢液包括:苯、已烷、二甲苯、甲苯、煤油、輕油、重油、潤滑油、切削油、機器油、動植物性油脂及液體和固體脂肪酸等物質(zhì)的廢液。對其可燃性物質(zhì),用焚燒法處理。對其難于燃燒的物質(zhì)及低濃度的廢液,則用溶劑萃取法或吸附法處理。對含機油之類的廢液,含有重金屬時,要保管好焚燒殘渣。
四、生物實驗室廢液處理
生物實驗室產(chǎn)生的廢液污染主要是化學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另外還有放射性污染。
化學性污染包括有機物污染和無機物污染。有機物污染主要是有機試劑污染和有機樣品污染。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實驗室中的有機試劑并不直接參與發(fā)生反應,僅僅起溶劑作用,因此消耗的有機試劑以各種形式排放到周邊的環(huán)境中,排放總量大致就相當于試劑的消耗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排放量十分可觀。有機樣品污染包括一些劇毒的有機樣品,如農(nóng)藥、苯并(α)芘、黃曲霉毒素、亞硝胺等。無機物污染有強酸、強堿的污染,重金屬污染,氰化物污染等。其中汞、砷、鉛、鎘、鉻等重金屬的毒性不僅強,且有在人體中有蓄積性。
生物性污染包括生物廢棄物污染和生物細菌毒素污染。生物廢棄物有檢驗實驗室的標本,如血液、尿、糞便、痰液和嘔吐物等;檢驗用品,如實驗器材、細菌培養(yǎng)基和細菌陽性標本等。生物實驗室的通風設備設計不完善或實驗過程個人安全保護漏洞,會使生物細菌毒素擴散傳播,帶來污染,甚至帶來嚴重不良后果。2003年非典流行肆虐后,許多生物實驗室加強對SAS病毒的研究,之后報道的非典感染者,多是科研工作者在實驗室研究時被感染的。
在對這些污染處理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廢液的濃度超過規(guī)定的濃度時,必須進行處理。但處理設施比較齊全時,往往把廢液的處理濃度限制放寬。
先將廢液分別處理,如果是貯存后一并處理時,雖然其處理方法將有所不同,但原則上要將可以統(tǒng)一處理的各種化合物收集后進行處理。
處理含有絡離子、螯合物之類的廢液時,如果有干擾成份存在,要把含有這些成份的廢液另外收集。
五、以下廢液不能互相混合:
(1)過氧化物與有機物;
(2)氰化物、硫化物、次氯酸鹽與酸;
(3)鹽酸、氫氟酸等揮發(fā)性酸與不揮發(fā)性酸;
(4)濃硫酸、磺酸、羥基酸、聚磷酸等酸類與其它的酸;
(5)銨鹽、揮發(fā)性胺與堿。
要選擇沒有破損及不會被廢液腐蝕的容器進行收集。將所收集的廢液的成份及含量,貼上明顯的標簽,并置于安全的地點保存。特別是毒性大的廢液,尤要十分注意。
對硫醇、胺等會發(fā)出臭味的廢液和會發(fā)生氰、磷化氫等有毒氣體的廢液,以及易燃性大的二硫化碳、乙醚之類廢液,要把它加以適當?shù)奶幚?,防止泄漏,并應盡快進行處理。含有過氧化物、硝化甘油之類爆炸性物質(zhì)的廢液,要謹慎地操作,并應盡快處理。 含有放射性物質(zhì)的廢棄物,用另外的方法收集,并必須嚴格按照有關的規(guī)定,嚴防泄漏,謹慎地進行處理。
六、生物類廢物
生物類廢物應根據(jù)其病源特性、物理特性選擇合適的容器和地點,專人分類收集進行消毒、燒毀處理,日產(chǎn)日清。
液體廢物一般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固體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處理、一律及時焚燒。固體非可燃性廢物分類收集,可加漂白粉進行氯化消毒處理。滿足消毒條件后作最終處置。
1.一次性使用的制品如手套、帽子、工作物、口罩等使用后放入污物袋內(nèi)集中燒毀。
2.可重復利用的玻璃器材如玻片、吸管、玻瓶等可以用1000-3000mg/L有效氯溶液浸泡2-6h.然后清洗重新使用,或者廢棄。
3.盛標本的玻璃、塑料、搪瓷容器可煮沸15min.或者用1000mg/L有效氯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6h,消毒后用洗滌劑及流水刷洗、瀝干;用于微生物培養(yǎng)的,用壓力蒸汽滅菌后使用。
4.微生物檢驗接種培養(yǎng)過的瓊脂平板應壓力滅菌30min,趁熱將瓊脂倒棄處理。
5.尿、唾液、血液等生物樣品,加漂白粉攪拌后作用2-4h,倒入化糞池或廁所。或者進行焚燒處理。
七、放射性廢棄物
一般實驗室的放射性廢棄物為中低水平放射性廢棄物,將實驗過程中產(chǎn)生的放射性廢物收集在專門的污物桶內(nèi),桶的外部標明醒目的標志,根據(jù)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短,分別采用貯存一定時間使其衰變和化學沉淀濃縮或焚燒后掩埋處理。
1.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短(如:碘131、磷32等)的廢棄物,用專門的容器密閉后,放置于專門的貯存室,放置十個半衰期后排放或者焚燒處理。
2.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較長(如:鐵59、鉆60等)的廢棄物,液體可用蒸發(fā)、離子交換、混凝劑共沉淀等方法濃縮,裝入容器集中埋于放射性廢物坑內(nèi)。